第(3/3)页 “肯定的,他还写了好多篇生物学论文,差点都要放弃物理学,”李谕说,“去了布鲁塞尔,你可以当面问问他。” 艾伦费斯特大感兴趣:“研究一下生物学也挺好。” —— 离开荷兰后,李谕几人是比较早抵达布鲁塞尔的。 玻尔与海森堡已经在摩拳擦掌,两人刚刚就一些分歧达成了一致意见。 此前海森堡与薛定谔的激烈争论中,玻尔也横叉中间,毕竟海森堡大部分时间都在哥本哈根。 不过玻尔是两头进攻:他当然反对薛定谔的连续性观点,同时也与海森堡有争论。 今年春天的时候,滑雪度假归来的玻尔突然顿悟,提出了他最有代表性的量子理论:互补性原理。 这个原理就是在此前的争论中慢慢形成的。 玻尔深刻认识到了波动和粒子的两重性,而且是物质的一种内在属性,即光的本性有粒子性的一面,也有波动性的一面。于是在波粒二象性的事实基础上,玻尔提出了“互补原理”,试图回答关于物理学和哲学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玻尔的互补性观点首先立足于波粒二象性的客观事实。光和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而波动性与粒子性又不会在同一次测量中出现,说明二者在解释微观粒子性质时是互相排斥的。 另一方面,波粒二象性不能同时被测出,就表明不会在实验中产生矛盾;同时,二者在解释微观粒子性质时又是缺一不可的。因此二者又是互补的。 由此玻尔抽象出一个基本思想,任何事物都有许多不同的侧面,对于同一研究对象,承认了它的一些侧面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侧面,说明它们是“互斥”的;而另一侧面又不可完全放弃,因为在某种条件下,它们必须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二者又是“互补”的。 说起来有点绕,但总归还是那句话——波粒二象性是自然规律,粒子性与波动性会在不同的情况被观测到,但它们都是存在的。 玻尔通过“互补性原理”对量子理论进行了解释,加上不确定性原理、概率解释等,共同组成了“哥本哈根诠释”。 至于和海森堡的分歧,是因为玻尔认为,互补性提供了不确定性存在的普遍构架,而不确定性则又提供了量子力学之统一表述形式的基础。 海森堡的论文却仅仅建筑在粒子和不连续性上,太狭窄,不成熟。 反正两人为此争了也有好几个月,夏天时才告一段落,目前枪口一致对外。 当天下午,与会的人到齐了。 洛伦兹首先提议:“今年人这么多,不如先拍张照片作为纪念。” 照片每年都要拍,大家自然不会拒绝。 作为主持,洛伦兹已经想好了座位排序:“那么就请大家按照这张纸上的顺序坐好吧。” 洛伦兹把李谕安排在了爱因斯坦的左边,原本那张照片上的朗之万,就向左多移动了一个位置。 李谕笑道:“提前拍照真是太好了,不然等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再拍照就晚了。” 爱因斯坦低声对李谕说:“我已经决定在这次会议上保持沉默,所以才拒绝做开题报告。” 李谕才不相信:“你最多沉默一天。” 爱因斯坦耸耸肩:“等着瞧吧。” 十分钟后,摄影师架好照相机: “请大家看我这里!非常好!” “咔嚓”! 就这样,李谕进入了这张诸神合影中。 但从洗出来的照片看,30名与会者在合照时还是看上去基本面无表情。 用多年后狄拉克的话说: “简直就像在拍一张集体护照。”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