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整个城市有两千多个井盖, 仅靠这几个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另一方面,厂长其实也一直在做思想斗争。 虽然工作很重要但真相更重要,更何况是死去的同事。于是他停掉了流水线的机器,号召所有人一起去帮忙找证据。 这时候一直很愤怒的小裕终于也释然了。 美琴对小裕说砸玻璃的事,跟你父亲的同事道个歉吧,小裕坦然接受了。 同事跟他聊天,也告诉他很多关于爸爸的事。 小裕的脸上终于又露出的是幸福的笑容。 ……………… 可能因为这也是说的工人的故事吧。 所以更加有实感了。 更何况现在很多人都鼓吹劳动最光荣的时候,还是第一次有人站出来公然“唱反调”。 其实这些话他们憋着心里很久了,终于有人直接了当的表达出来。 很多人也对故事里男人很有感触。 因为他们也一样面对这生活给予的压力。每个人家中衰老的父母要赡养,妻子的生活要照养,孩子的教育要花销,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很多人每天早晨一睁眼,就要开始计算今天要赚多少钱才能维持这个家的基本生活。 那个在蛋糕厂努力工作的父亲,也他们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始终咬牙强撑像无止境工作的蚁族。顽强,却脆弱。 只要遇到一个意外,就粉身碎骨了。 让看完的读者突然萌发:生而为人,谁不是世间的蝼蚁的共鸣。 其中一些经典台词平淡却直抵人心,像在心窝里捅刀子一样, 六郎:“每个人都是罪人,为了赎罪而工作,所以要尽可能早点结束工作回家。” “听了这种话让人好不想工作喔。美琴小姐,你工作是为了什么? 美琴:“为了活下去。你呢?” 六郎:“我还没找到自己的梦想。” 美琴:什么梦想,不用这么小题大做,没关系啊,有个目标就够了。领到薪水之后要买什么,放假的时候要去哪里,为了谁而工作。“ 很多年轻人还和周秉昆之前的处境差不多。 很难不心生感慨。 幸福蜂蜜蛋糕的背后并不幸福。但死亡的真相,让活着的人有勇气去追逐幸福。这让很多人看完之后久久说不出话。 这个故事确实感染了很多人。 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给文艺出版社留言。 有上山下乡的工人写信:“非常喜欢这集里关于工作、幸福、梦想、不平等、事实真相和反抗的探讨。” “作者像是把对生活的一部分感悟杂糅在一起,化作一把小刀,撕开了残酷却仍有温暖的生活真面目的一角。” 还有一些学生写信: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有流言;诱拐;性别歧视;过劳…… 却也同时让人看出世界有美好的一面。 有人在努力啊。 有人在为了别人而努力。 有人愿意为了不认识的人而四处奔波。 有人愿意找出真相。 能看到这样的,真是太好了。 .......... 越来越多的读者加入了讨论。 甚至很多评论者也都统一了口径,开始异口同声的夸奖起。 形成这个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质量本身就很优秀。这一点无论是否喜欢法医这个题材的评论者都必须得承认。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永远不要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尤其是读者情绪最强烈的时候。 这时候唱反调不是找骂吗? 这事情又不是没有先例,丁太华因为对的盲目评价,已经被钉在评论界的耻辱柱上了。 要知道他以前可是被誉为文坛大炮。 但是现在面对李浩宇的新作品屁的不敢放一个。现在又创佳绩的时候,丁太华只能靠装死来逃避这一切。 他们可不想重蹈覆辙。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