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也因其地狭民寡,我们只需调动小股兵力侵扰,便可达到疲敌的目的。” “如何疲敌方可让敌人自乱阵脚,不攻自溃呢?” 杨遇安顿了顿,待众人思路跟上,直接给出答案:“民以食为天。” “江南水土气候条件与北方不同,作物收获季节亦有差异。我方只需要趁其收获之际,以少数兵力声言进袭,迫使陈国不得不集兵守御。如此便能误其农时。” “待其聚兵,我方便解甲散去。” “如是数次,陈军习以为常,便会麻痹懈怠。农事耽误,仓廪日渐亏空。” “我方再伺机举兵渡江,派人潜入陈境内反复纵火,焚其储备,便可使其财力俱尽,内乱自生……” 杨遇安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话题始终围绕粮食、储备、后勤、训练这些话题。 虽然一直不涉及战阵之事,但在场三人都是大周精英阶层出身,哪里听不出他这个扰敌疲敌之策,方才是上兵之道? “陛下此策甚妙,怕是朝中上下无人能出其右。”颜之仪有一说一,不吝赞美。 他虽然不熟悉军事,但见“陛下”说得十分有条理,甚至考虑到民政农事上不战而屈人之兵,颇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刘昉慢一拍,也立即上前附和,同时心道莫非跟先前猜测一样,这次来的替身,是陛下的重要落子? 说不定还是陛下秘密收下的心腹谋士? 宇文赟打仗什么料他还是有数的。 虽不是世人以为的只会声色犬马,但天赋、能力实在有限,这是先帝早有结论的。 处理日常朝政都够呛,更别说什么上兵伐谋。 郑译仍不知道面前的是假皇帝,所以惊诧也是三人中最深的。 只感觉天元皇帝其实对灭陈早有定策,不过是将计就计,试探一下杨坚甚至自己的忠诚罢了。 这个念头让他越发惶恐,说话又忘记了分寸:“陛下今日一鸣惊人,倒是让人刮目相看!这真是陛下想出来的?” 当然不是。 这是高熲想出来的策略,集合了大隋开皇一朝文武精英的智慧,并在十年后经过了实战检验。 杨遇安心中默默补充一句,嘴上却道:“天为社稷之主,自是要时常考虑社稷之事。” “社稷社稷,自古以太社为地神,太稷为谷神,这说的不还是‘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