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五年-《大国将相》
第(1/3)页
一晃眼便过了五年,来到了少梁历尚同十一年,天下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先说少梁国内,在这五年中,少梁建成了那条横穿数百里高塬,连接少梁本郡与上郡定阳邑的‘梁定直道’,这极大促进了少梁本郡与上郡的沟通与往来,从此优质的战马、肉畜不必再绕路魏国西河郡再运往国内。
借助原来建于东梁、芝阳、合阳等各邑的畜场作为中转,少梁人从此摆脱了‘无肉可食’的问题,并且肉价还低于魏国河东。
就拿皮氏与岸门举例,二邑只不过隔条汾水,相距不过二三十里,但皮氏的肉价却只有岸门的一半左右,这也导致有不少河东人动起了歪脑筋,私下从皮氏邑的市集贩肉而售于相邻的岸门、汾阴、新田等邑,谋取暴利。
在这五年内,皮氏邑抓到了不少这样的家伙,通通都扭送安邑,交予魏河东守、魏公子卬处置。
当然,虽说‘少梁人人有肉可食’,对于少梁本郡、合阳郡、皮氏邑三地的国人而言是一件大事,但对于魏国而言,却远不及少梁拥有骑兵更令人忌惮。
随着‘梁定直道’的竣工,上郡有大量优质战马运入国内,国内不止少梁奇兵全部兼职了弩骑,东梁军乃至翟章、司马错二人统帅的第三支番号军——少贲军,亦组建了三千骑兵。
这还不算什么,相比之下驻军上郡的元里军新增骑兵更多,扩增了足足一万骑兵,一半由统将郑侯率领,负责协助监视北方草原,另一半由副将华贾率领,除了防备秦国,同时也是为了防备雕**西侧的义渠国。
没办法,就跟当年李郃预计的一样,从未与义渠国有过摩擦的少梁,在得到漆垣、雕阴后国土与义渠国接壤,双方难免就出现了一些摩擦,更别说有秦国暗中拱火——虽然秦国竭力否认,但李郃也好、东梁君也罢,都怀疑秦国在背后挑拨,欲使少梁与义渠‘二虎相争’,好坐收渔利。
否则,一直以来都是秦国心腹大患的义渠国,为何突然改变战略来针对少梁?
难道是看中了少梁的富裕?
即使是,李郃也认为与秦国的暗中拱火脱不开干系。
不过这种事很难查,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少梁最多也只能派使者抗议,跟秦国打打嘴仗,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收益。
总而言之,拜秦国所赐,少梁近几年与义渠国的关系十分恶劣,甚至于在尚同十年时,还爆发过义渠骑兵大举攻至雕阴的战火。
当时雕阴驻将华贾不敌那数万义渠骑兵,前后向阳周以及本郡求援,得到消息的郑侯率两万元里军、两万左都护军胡骑南下支援,双方在阴山以西一带爆发了战争。
义渠骑兵弓马娴熟,然少梁这边的胡骑也丝毫不落下风,两支军队厮杀了近半年,一度僵持不下。
前线军队僵持不下,这时就要看双方的后勤谁更给力,而义渠与少梁,那无疑是少梁的后勤力量更充沛,最终,入侵的义渠骑兵因为粮草耗尽而不得不撤军。
或许义渠国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了,但挨打可不是少梁的性格,几个月后,李郃率陷阵士与少梁奇兵出征义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