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崇祯八年》


    第(1/3)页

    如果海州城的例子发生在现在,那结局全然不同。

    州府衙门同样会贴出通告,但内容却是修缮城墙需雇工多少、每人每日多少银钱并当日发放、管几顿饭、预计工期会有多长时间等具体详情,这样一来的话,不管是州城还是地下县乡的百姓们,都会根据农活的忙闲来决定是否去工地上多挣一份外快。

    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华夏历史上这种情形的出现,造就了数个王朝的盛世。

    那么永久取消徭役制度后,大明将会创造出何等灿烂的盛世美景呢?

    与徭役相伴的还有赋税。

    对百姓伤害最大的并不是要缴纳多少公粮,而是收粮的过程。

    收粮时,踢斛淋尖、大斗进小斗出,这两种恶劣方法最直接的影响是,既加深了农户的负担,又间接造成了农户对官府的仇恨感,等到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旦遇上天灾人祸,百姓常年受剥削下积攒的愤怒爆发出来,对整个社会造成的破坏力是十分惊人的。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对百姓的伤害,早在崇祯十八年时,朱由检便已下旨,各地官府在收取公粮时,全部用地秤称量,全面禁止使用容器收取赋税的方法。

    也就是说,此后各地收取赋税时,以粮食重量为依据,而不是以斛斗是不是装满为标准。

    这道圣旨一下,各地官府中,以踢斛淋尖这一特殊技能而洋洋自得的那部分衙差恶吏,从此再无施展的平台。

    所谓的踢斛淋尖,就是指用脚踢动装满粮食的斛斗使米粒密集充实以便再装,等到粮食装平斛斗后继续装成锥形而使米粒淋漓下滑,这样一来,农户明明只需缴纳一石粮食,最后却被迫多交了三五斗。

    别小看这每户三五斗,累积起来,一个县一季夏粮会多收多少粮食?

    多出来的这些粮食会卖给粮商,所得银钱自然就会被官府的老爷们分润了,这可是好大一笔收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