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形与神-《山沟书画家》


    第(3/3)页

    一旁的吴中贺脸色早已经很难看了,因为这两幅作品,都不是出自美院的。一幅,自然就是他最不认可的钟岳漆书作品,另外一幅,是市里一位已故书法家的关门弟子,因为还年轻,所以过来参加比赛。而美院的学生,来得最多,最后居然被团灭了,这说出去,他这个书法系主任脸上也无光彩了。

    “那我先来评价一下这两幅作品,诸位看看我说得是否合理公正。首先是这幅兰亭序仿作,无论从品相还是流畅的角度看,都要比这幅不显眼的金农漆书来得更胜一筹,这闲章搭配,也让人赏心悦目。”

    市里的几个书法家纷纷点头,确实,这幅兰亭序仿作,在青年书法家作品中,已经算是佼佼者了。

    “但是,之所以票数也不过半,诸位也应该明白,仿作也要讲究神韵,这幅作品太过刻意地追求笔划的形似,而忽略了某些笔法上的连贯,一些细节处理上,显得呆板了一些。”

    韩启平点头应道:“柳先生的评价一语中的,确实,这位王朗的作品,有当年他老师齐恭的一半功力,但是在神韵上,还是差了些。”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年,依旧为世人所痴迷,不是因为它的纸墨昂贵,恰恰在于其本身的神韵、艺术价值,给它带来的附加值。无其神,徒有其形,就像是一具被抽空灵魂的尸体,即便是模仿得再像,也终究没有生气。

    “再来看看这幅漆书作品,虽然纸张粗糙,用墨不考究,但依旧获得了三票,可见在笔法还有神韵上,下了很大的工夫。

    之前几十年,因为忙着生产发展,忽略了这些原本应该弘扬跟继承的国粹艺术,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精神的追求也随之提高了,然而再想回过头来,将原本断了的传承续上,发现力不从心。

    中青年纪的书法家,能够扛鼎的太少太少,这幅作品,我不说它有多优秀,至少,是我平生仅见,能将金农漆书写得如此有韵味的。”

    吴中贺皱眉,指着那张讨厌的毛毡纸,“柳先生,书法讲究笔法、字法之外,还有墨法、笔势等要义,依我看,这个墨法之上,这位学生处理得还不是很到位,远远不及这王朗的作品。”

    “吴主任说得不错,但我还是决定将票投给钟岳。”

    柳梢娥站了起来。

    “漆书墨法,是用特制的‘五百斤油’,用如此劣质的陈古化工墨水以及吸水性过好的毛毡纸,能将漆书展现到如此地步,已经是难上加难了,然而这副兰亭序在神韵上的欠缺,我认为,还需要十年。”

    十年,这就是差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