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不可操之过急(上)-《新宋英烈》
原本热热闹闹,且至少表面上其乐融融的万寿节御宴因为韩通韩瞪眼的嚎哭与痛骂而搞得气氛全无、不欢而散,参加宴会的一众文臣武将们心情自然不会好。同情韩通的都为其前途命运担忧,厌恶韩通的都为其搅了自己喝酒吃肉、愉快过节的好心情而对其暗骂不已。不过,不管是同情韩通的还是厌恶韩通的,都认为韩通这次绝对是捅了马蜂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别看在酒宴之上宋国公没有当场作,而只是由检校太傅、开国侯、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张维信出面,命殿上侍卫将韩通拖下去醒酒。可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很清楚,经此一骂,这韩通不但官算是当到头儿来,搞不好连脑袋都会搬家。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三天时间过去了,为北平军一系大臣所把持的朝廷不但没有砍了韩通的头,甚至连官职都没有予以削夺,只是在其酒醒之后,由宫中侍卫将其押送回府中闭门思过。一时间,后周朝堂内外、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大家都搞不清楚这宋国公及“清园”兄弟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说起来,自打韩通在万寿节的宫廷宴会之上借酒撒疯,痛骂以宋国公王崤峻为的北平军一系大臣时起,他及他的家人的命运便已经是注定的了。虽说穿越团队众兄弟对后周老臣一向采取的是安抚、怀柔、宽待的政策,其进入开封后不但没杀、没抓那些忠于柴氏的老臣,甚至连官职都原封不动的予以保留,至多是不再允许像韩通这样的武将们担任实职、掌握兵权。但面对“韩通骂殿”这种公然挑战穿越团队、“清园”兄弟权威的行为,也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不然的话,其他那些仍然忠于柴氏、对北平军进入开封、把持朝政耿耿于怀的后周老臣们势必会有样学样、登鼻子上脸,将原本私底下进行的对北平军、对“清园”兄弟的指摘、议论和不满公开化,堂而皇之的拿到桌面上来说。如此一来,不但会影响穿越团队在朝廷中的权威和势力,也会消弱其在民间的影响力和威望。所以,在酒宴结束之后召开的委员会会议上,四位委员对如何处理韩通的意见是非常一致的——不杀不足以平息穿越团队众兄弟心中之忿、不杀不足以震慑那些依然忠心柴氏,时时不忘驱逐北平军“清园”兄弟的后周老臣、不杀不足以牢固和树立穿越团队在后周朝堂及民间的权威与声望。
只是,有关如何处理韩通的意见虽然非常统一,但接下来如何利用这次事件整治后周朝堂、扩大穿越团队的权威与声望、巩固其地位与势力方面,委员会的几位委员却存在着分歧。而在这一分歧被弥合之前,自然不能马上处理韩通本人。至于几位委员的意见分歧其实很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是否借着“韩通骂殿”事件,在大力整治后周朝堂、清除仍然忠于柴氏的老臣的同时,将夺取后周最高权力的工作进行到最后一步,逼迫柴宗训退位禅让,将皇帝的宝座交出来。
单就个人意愿来说,张维信、徐绍安、李俊武三人都希望能够一步到位,利用穿越团队这几年对外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对内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兴旺繁荣,“清园”兄弟在大多数官员及士绅百姓心目中声望极高的大好时机,将那个几年来无所作为、浑浑噩噩的傀儡皇帝柴宗训赶下台,让其禅位给五哥(五弟)王崤峻。如此,既可以令“清园”兄弟拥有大义名份,以免再有那居心叵测如韩通者借题挥、制造混乱,亦可以令穿越团队众兄弟底气十足,以更大的热情、更高的斗志投入到恢复汉唐雄风、重建帝国荣耀的伟大事业中去。
可问题是张维信、徐绍安、李俊武三人在那里跃跃欲试、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五哥(五弟)的名份,身为主角的王崤峻对此却有些犹豫,依然下不了这个决心。当然,王崤峻下不了决心既不是不忍心夺了柴宗训的皇帝宝座,也不是对自己、对众兄弟以及麾下一众文臣武将的能力不放心,更不是害怕朝中那些仍然忠于柴氏的老臣反对——自唐季以来的历史说明,面对手中掌握着刀把子、可以一言决定其生死的人,所谓忠臣不侍二主、绝不为乱臣贼子效力、宁死不屈、讲求气节等等行为不过是个笑话。君不见那位前些年才去世,经历四朝,事四姓、相六帝而皆游刃有余,当了二十来年宰相的政坛不倒翁冯道,以及前世对赵匡胤谋朝篡位深恶痛绝、这一世对“清园”兄弟把持朝政颇有微词,最后却依然低头折腰,拜倒于地的王溥、范质等人,有哪一个做到了有气节、有骨气、有君辱臣死的决心和勇气。
实际上,王崤峻之所以犹豫,根本原因还在于对自家兄弟的担心,担心自己能否服众,担心兄弟们是否都同意自己坐上那把椅子。毕竟,穿越团队虽在表面上看是铁板一块、坚不可摧,但自己身在其中却很清楚团队内部山头林立、派系众多。以往为了更加远大的目标可以暂时抛开分歧、戮力同心,现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大家是否还能像以往那般团结却是个未知数。在王崤峻的心中,众兄弟的团结远比自己的身份地位、权势利益来的重要。若是要他在坐上龙椅与兄弟团结、避免分裂之间选择,他宁肯背着骂名继续以国公身份把持朝政,也不愿意为了个人登上权力顶峰而令穿越团队四分五裂。
这并不是说王崤峻为人优柔寡断、没有雄心壮志、没有进取之心,而是他很清楚,自己以及整个穿越团队的力量源泉或者说所倚仗的正是四十余名兄弟的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一旦团队内部出现分裂,这个基石就会坍塌,构架于这个基石之上的强大实力就会分崩离析。到那时,要么众兄弟分裂成几部分,互相攻伐、你杀我夺,将刚刚恢复些元气的大好河山再次拖入到水深火热的动荡之中,继续唐季以来分裂割据的状态,直到其中一人将其他兄弟全都杀光,独霸天下。要么众兄弟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他人争夺皇位、图谋天下的工具,并在飞鸟尽、狡兔死后最终变成那被藏的良弓、被烹的走狗。是以,当张维信在委员会会议之上提出要借此次“韩通骂殿”的机会清除异己、夺取皇位的建议时,王崤峻并未点头,而只是赞同从重处置韩通,并大力打击那些与韩通有同样心思的后周老臣。
眼见五哥对夺取皇位一事就是不松口,一旁的徐绍安不由有些急躁,叫道:“五哥您还犹豫个什么劲儿?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咱们兄弟手里,咱们让那个柴宗训下诏禅位,他小子敢说个‘不’字?至于那些个后周老臣,就更不用担心了。到时候,兄弟我带着五百亲卫,一个个枪上膛、刀出鞘的在大殿里站着,看他们哪个敢出言反对。我到要看看,是兄弟我手里的钢刀硬,还是他们这些个不识实务的家伙脖子硬。”
“老八不可造次。”王崤峻低声斥责道,“咱们兄弟入主开封、把持朝政为的是平定混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恢复汉唐雄风,不是为了搞得朝臣们战战兢兢、人人自危,搞得天下百姓议论纷纷、人心浮动。若是那样,咱们初入开封时大可以利用平叛之名,在朝堂上杀他一个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把那些有可能反对咱们的大臣全都给杀干净,再将小皇帝柴宗训逼下皇位就是,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的一步步攫取权力,自己给自己添麻烦。”
“五哥您别生气,老八话虽然说得糙了些,但话糙理不糙。”张维信见王崤峻有些不高兴,连忙出声打圆场,“自唐季天下大乱以来,梁、唐、晋、汉、周,这几个朝代夺取中原政权那个不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才坐上那把龙椅的。漫说他们,便是江南那些个偏安一隅的国主们,也同样是你杀我、我杀你,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的。
在这个实力至上、武力为尊的年代,谁手里有刀把子,真理就在谁那一边。安史之乱后近两百年的藩镇割据、互相厮杀的历史,早就教会了这个时代的文臣武将们这个道理。对前朝老臣固然需要一定的安抚与怀柔,却没必要过于仁慈。该罚的时候罚、该杀的时候杀,如此方能巩固咱们在朝中的地位、树立足够的权威。
单就取周而代之这件事来说,咱们如今好歹还会走一个禅位让贤的过场,给天下一个交待,给柴氏宗族一条活路,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再者说,别看老八说得那么凶恶,实际上就目前后周朝堂及地方、民间的情形来看,真正铁了心反对咱们取周而代之的人少之又少。依我估计,真到了宣布禅位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几百亲卫,只要老八自己提着长刀往众臣面前一站,那些个家伙漫说是激烈反对,只怕一个个连大气都不敢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