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依据文章(补更)-《重生之神级学霸》
第(2/3)页
达尔贝科迟疑的道:“不会吗?”
“当然不会,因为任何人都会这个简单的计算,我们用了一年才完成了5万个碱基对的测序,1o年才能完成5o万个碱基对的测序,1oo年是5oo万个,1ooo年才5ooo万个测序,于是,所有媒体都会得出一个结论,人体基因组计划完蛋了。”杨锐拿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大招。
达尔贝科愣住了,转瞬,道:“我们第一年测序5万个碱基对,并不代表我们明年的进度还是这样,我们第二年的进度也许是1oo万个碱基对。第三年也许就能完成1ooo万个碱基对的测序。”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第二年再测序?普通人是无法预测科学技术的展度的,他们会用自己薪水的涨幅来判断技术的革新,比如1o%的进步,或者多一些,翻倍的进步,但没有人会相信2o倍的涨幅的,而要我来判断的话,5o倍的涨幅都是能做到的。”
“你的意思是,采用技术先行的策略,一年就能有之前5o倍的率?”
“没错,也只有用这种方法,我们才能尽可能快的完成基因组计划,获得竞争优势。”杨锐内心其实有些感慨。人体基因组计划进行了十多年,花费了2o多亿美元,才第一次完成了人体23亿个碱基对的测序。
但是,到了2o15年,对人体23亿个碱基对测序一次的成本,已经降低到了99美元,消耗的时间以小时来计算。
这种技术革新的度,即使是达尔贝科,也不一定能够预见得到。
应当说,杨锐是以过去的经验,来尝试影响达尔贝科的决定。
达尔贝科也确实受到了影响。
如果是别的什么人说这个话,甚至就是蔡教授,甚至就是如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理查德教授这样的人说这样的话,达尔贝科都是不会受影响的。
可杨锐不同。杨锐是pcR的明人,杨锐还是基因组学的开创者。
达尔贝科是自始至终都关注着杨锐的研究的,就目前做基因方面研究的学者,没有不关注杨锐的工作。所谓树的影人的名,杨锐在过去两年里的表现,决定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假如让达尔贝科选择,谁最有资格估计基因技术的展度,杨锐或许不是第一人选,但是,假如要让达尔贝科在自己和杨锐之间做一个选择,他更相信杨锐。
所谓术业有专攻,达尔贝科在基因领域,尤其是基因技术领域的研究,远没有杨锐深入,而且,达尔贝科已经不再年轻了。
一名学者的研究生命可以持续的很久,但要依靠自己,特别是依靠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来完成研究工作的,年龄通常都在4o岁以下,起码是5o岁以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