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最美的天使-《好莱坞之路》


    第(2/3)页

    墨菲则来到摄制组,与菲力-拉舍尔聊了几句。

    “是不是有些太过平淡了?”菲力-拉舍尔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天主教在波士顿地区势力强大,那些记者也很清楚这个调查意味着什么……”

    “这是罗比-罗宾逊和他几个手下共同描述的情景。”墨菲摇了摇头,“当时没有康概激昂,也没有痛下决心,只是责任感促使他们在这么做。”

    这个场景中,除了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罗比-罗宾逊几句平淡的提醒,并没有任何煽情或者强调挑战天主教的台词和表演,《聚焦》栏目的记者都成熟理智,知道面对的是什么,根本无需多言。

    其实这样的情节,更加适合突出角色。

    无论从生活本身还是文化传统,抑或更加复杂的与权力的关系,天主教会在整个波士顿地区,几乎是一个无法撼动的存在,它的主干和细致末梢都与整个社会乃至权力系统紧密缠绕,即便它无数次爆出丑闻,但也仅仅是具体个人受到惩处,而系统从未被怀疑。

    而现在,总编辑马蒂-巴龙和《聚焦》栏目所有记者想做的事情是,让人们看到系统性的问题,他们想告诉公众,之所以生那么多起性侵事件,并非一两个牧师的个人恶习,而是高层对此视而不见,以及整个系统性的病症带来的必然结果。

    但达到这个目的,远比揭露一两个牧师要难得多,这需要等待时机。

    作为记者,他们费尽心思拿到的料,表得早了,就会拱手把主动权交给教会,让对方采取弃卒保帅的策略,而表得晚了,又会败给同行间的竞争。

    这其中有作为记者这个职业性的无奈和纠结。

    媒体确实有很多不可取之处,不过对于这一次的事件来说,调查报道基本上是出于对于公共利益的维护,而非个人化的恩怨,但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代入自己的情感与情绪。

    当他们得知一桩又一桩被隐瞒的丑闻,看到一个个濒临崩溃的个体,他们自己也不可避免的陷入暴躁和愤怒,但是又必须将自己始终限定在理性的框架,一步步追索和求证,这其中的痛苦和快慰,外界难以懂得。

    这一次墨菲的镜头下,媒体和记者是一个职业人而不是圣徒,所以,驱动他们的除了正义感之外,还有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那种成就感的回报同样是其他行业所无法体悟的。

    冷静克制以及相对平淡的表达方面,才能把这种内部人士才能体察的、细微的情感阐述得很精确。

    换一个角度去看,这是个压抑但也斗志十足的故事,成为了这个时代中的一曲媒体挽歌,虽然人们都知道媒体作为权力制衡者的必要,但谁也没办法改变当下媒体光环消散的现实。

    新闻愈娱乐化、快销化,它很难再形成块状的力量,没人知道,这个不可或缺的第四权力会以怎样的方式回归它原本该在的位置。

    甚至,墨菲觉得,也许不久的将来当没有人再愿意读长于手机屏幕的文章的时候,观众或许连看题材严肃的电影的几率都会无限的变小。

    当然,现今还能有多少媒体和记者像《聚焦》那样?

    恐怕这个行业当中最多的还是类似于当初的他和卡拉-费斯那样的无耻之徒吧?

    比如墨菲自己就承认,他拍摄这部影片一点都不纯正,目的性非常强烈,一是借用现在的形势,二是彰显他和他的电影的力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