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他们按照顾几昨日提出的建议,全部佩戴了口罩,可刺鼻的硫磺味和烟尘依旧无孔不入,钻进他们的呼吸道,引发一阵又一阵剧烈的咳嗽。
路边的店铺大多紧闭着门,偶尔有几家与民生相关的超市、药店还在营业。
顾几简单梳洗了一下,便跟萨哈娜一起前去找镇长菲尔德确认方案的实施情况。
可没想到,还没等到办公楼。
他在路上就听到有不少警察神经兮兮的,不知道在讨论什么,还时不时会举起手中的煤灯,而镇长竟然也参与其中。
“镇长,发生什么情况了?”
“亨克先生?你可算来了,不过这件事你恐怕也……”
菲尔德听到声音,惊喜地转过头,张了张嘴,却又把话咽了回去,似乎在思考着该如何描述。
“事情是这样的亨克先生……”
眼见镇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一旁的秘书则先一步开口解释道:
“就在昨晚凌晨三点,一位执勤的警察发现小镇南部的天上,莫名其妙出现了一团移动的白光,看上去像是一个飞行器,但这个飞行器却没有声音,而且移动缓慢,轨迹也毫无规律;
他有些害怕,就叫来了值班警长彭尼,他是一位退役空军,直觉告诉他这很可能是一架飞机,但在这种雾霾天气下,所有进出伦敦机场的航班全部停运,他害怕是苏联间谍机,于是便又叫来两个警员,四人一起驱车前往侦查……”
在秘书说话的过程中。
那些看起来疑神疑鬼的警察中,有一个蓄着胡渣的英国壮汉自动走到他面前,应该就是故事中的值班警长彭尼。
顾几微微蹙了下眉头。
虽然他知道1952年这个时期,正是冷战刚开始的几年,并且第一次柏林危机刚刚结束,美苏双方都比较敏感,可这警长未免也有点管得太宽了吧?
间谍机这种事情,难道不是归军方管辖么?
彭尼接着秘书的话讲道:
“我们开车追逐着白光,一直来到南边的伦德尔森林,这是西郊南部的一片小森林,只有15平方公里,由于白光高度越来越低,我判断它应该是要降落,于是便在附近等待;
可过了许久,也没听到飞机降引擎落的声音,于是我们便决定下车步行进入森林寻找,但越往深处走,仪器受到的干扰就越严重,只有无限电能勉强使用;
接下来,我们四个便听到动物发疯的惨叫声,我在艾灵顿镇这么多年以来,从未碰到过这种情况,贝尔特他们开始害怕,我硬着头皮走到事发点500米,结果突然看到一束像激光一样的东西打在我眼前!”
顾几两人瞬间僵在原地,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萨哈娜的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嘴巴微微张开,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似乎在努力消化警长刚刚说出的话。
而顾几的手,也不自觉地攥了了一下。
他想过各种可能,但惟独没想到彭尼最后看到的竟然会是UFO。
是的,没错。
在白色激光照亮森林后,警长彭尼包括他身旁的三个手下,集体在地面上看到了一个三角形的飞行器,有些类似于金字塔,整体呈黑色。
近距离观察下,依稀能辨认出上面刻划着像象形文字一样的特殊符号。
彭尼甚至壮着胆子伸手摸了一下,感觉到飞行器表面是有温度的,除了砂纸一样粗糙的符号,其余位置都非常光滑,就像在摸一块玻璃。
然后还没等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飞行器就再次爆发出一道刺眼的白光,让四人集体失明了差不多两三秒钟。
等视力逐渐恢复后,彭尼赶忙下令让所有人把刚才看到的场景全部记在笔记本上,要求尽可能详细。
这种做法其实来自于英国军方。
他们在多次任务经验中总结发现,士兵在遭遇突发状况,事后单靠回忆其实是不够精准的。
因为人类在遭受刺激后,再进行回忆,很容易凭空捏造出很多不客观的画面。
这一点,倒也符合彭尼的空军退役身份。
而最后的结果是……
四人将笔记放在一起对比发现,他们所看到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
若是一个人,还可以用出现幻觉来解释;
可四个人同时出现相同幻觉的可能性太小了。
彭尼将他们四个人的笔记递过来。
顾几拿起一看,果真如他刚才所说,纸张上画着一个又一个三角形物体,旁边还记录着尺寸、发现时间等等,从字体和画面的扭曲程度,便可看出他们当时的紧张程度。
根据数据显示,这个三角形物体大约3米高,底部3米宽,看不到明显的起落架。
第(1/3)页